山东副省长王书坚: 围绕“四化”,打造现代快递服务体系!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山东邮政业发展如火如荼,快递“向下”和“向外”工程均取得不俗成绩,在服务电子商务、现代农业和先进制造业等方面也可谓亮点纷呈。
“十三五”已经来到,在随后的五年里,山东邮政业将如何继续保持高歌猛进?如何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山东省委、省政府对邮政业发展又有哪些新期待?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在全国“两会”期间,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副省长王书坚,来听听他心中的山东邮政业。
记者: 2015年8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山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支持邮政、快递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您认为山东邮政业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韩自贸区建设上,有哪些优势?您如何评价山东邮政业在支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表现?
王书坚委员:邮政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去年8月,山东省政府制定了《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支持寄递服务与跨境电子商务联动发展,可以想象,未来快递在畅通跨境电商和贸易流通渠道,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方面将会大有作为。
近年来,山东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加快中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着力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山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汇点和双向桥头堡,具有打造交通物流枢纽的天然优势。同时,去年7月,山东开通了威海至仁川的中韩海运邮路,这是除天津外,国内第二条对韩海运邮路。此外,济南、青岛、潍坊、临沂等城市还可以开展邮政国际小包业务,年初青岛市又获批了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这都表明山东邮政业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中韩自贸区建设上是有很大优势的。
2015年,山东快递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快递服务增长速度超过全省服务业同期增速,业务量达7.3亿件,同比增长64.3%;业务收入达97.1亿元,同比增长44.8%;最高日处理量突破1000万件。同时,快递业与电子商务、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等关联产业衔接更加紧密,融入“互联网+”、智能制造以及跨境电商和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步伐明显加快,行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在加强“线上线下”互动,促进商贸流通、便民惠民、带动创业就业和服务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 作为农业大省,山东农村电商发展的如火如荼。今年春节,阿里巴巴年货节上,购买力前十位的农村淘宝服务站中,山东就占据了三席。电商的发展离不开快递。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要推动“快递下乡”,发展农村电商。山东省出台的《关于促进快递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也提到了实施“快递下乡”。在您看来,山东省推进“快递下乡”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您如何评价山东省“快递下乡”取得的成绩?
王书坚委员:去年,山东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实施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为快递服务农村电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目前,山东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已达97%,淘宝村数量达64个,居全国第五位,淘宝镇由2014年的2个发展到6个,也居全国第五位。
山东通过实施“快递下乡”,进一步带动了“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涌现出了一批亮点项目。比如,烟台大樱桃、滨州冬枣等名优农副产品借助快递冷链业务打开了外销渠道,让农民享受到了网购的便捷,真正得到了实惠,取得的这些成绩值得肯定和鼓励。
但是“快递下乡”的速度和服务质量,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提供差异化、多样化快递服务等方面还需要下功夫。希望山东的快递企业能够更好地改善农村寄递服务供给关系,加快释放农村消费需求,为科学扶贫、精准脱贫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贡献力量。
山东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快递下乡”,推动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与实体流通相结合的物流体系,推广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鼓励快递企业积极服务山东名优特农产品进城,重点培育一批服务农村电商的示范县和示范乡(镇)。
记者:近年来,山东涌现了许多快递服务制造业的成功案例。比如,山东邮政速递济南市第二分公司助力中国重汽“零库存”、山东EMS服务青岛海尔的入场物流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您看来,快递业如何更好地为山东经济从供给侧发力,为产业升级的大趋势提供助力,更好地服务山东经济转型?
王书坚委员: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山东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将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名牌战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实现网络化合作、智能化制造、个性化服务,加快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的跨越。
从近几年的试点情况看,快递不仅能够服务制造业,而且效果还很显著。中国重汽、海尔集团等一批龙头制造企业和快递物流企业实施融合发展,开展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企业物流成本下降了11%以上,取得了良好的联动发展效果。
我相信,快递业可以更好地服务山东经济转型,促进产业升级。未来一个时期,快递业要打破目前单一化、同质化和低质化的藩篱,创新服务产品和配送体系,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加快向个性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以“互联网+”为制造业增值,延伸服务链条,完善服务体系。
记者: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山东邮政业的发展必须要深刻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去,关联生产,服务生活。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政府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支持、引导和推动这一转变呢?
王书坚委员:“十三五”时期是山东邮政业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山东将以推进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大政策落地为抓手,找准对接点,精准发力,推动快递加快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向精细化和高品质方向转变,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推进快递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融入全省“两区一圈一带”建设,努力实现由快递大省向快递强省的跨越转变。
目前,省政府研究室已启动了全省快递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进一步摸清山东快递业发展底数,围绕制约快递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同时,积极实施“互联网+”快递工程,引导快递企业抓住中韩、中澳自贸协定正式实施机遇,服务跨境电商发展,加快“快递向外”拓展步伐,增强快递在促进生产、搞活流通、拉动消费,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中的支撑作用,推动我省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您平时工作很忙,您和家人会使用快递吗?您眼中的快递服务和理想中的快递服务还有哪些差距?
王书坚委员:快递具有便捷、高效的特点,我和家人有时也会网购,因此也会使用快递。
快递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但客观地讲,目前我们的快递服务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我理想中的快递服务应该是在安全这个大前提下,更加智能、绿色和高效,可以提供丰富的、多元的个性化寄递服务,能够与其他产业较好地融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寄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