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赢中国GDP增速2.8倍,邮政快递就是这么牛!
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76708亿元,同比增长6.9%,创1990年以来年度GDP最低涨幅。
|点评| 虽说这个6.9%看起来有点吓人,创了历史新低,但实际上和近年来各方预测的差不多,甚至好于一些机构的预测。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苦口婆心地告诉大家,取得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下行的趋势尚未缓解,6.9%不一定就是中国经济的“婴儿底”。
大环境不容乐观,邮政行业表现如何?
根据国家邮政局此前公布的数据,2015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为4039.3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快递业务收入达2769.6亿元,同比增长35.4%——邮政行业占GDP比重攀升至0.597%,行业和快递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GDP增速的3.8倍、5.1倍。
从“十一五”末的0.312%到“十二五”末的0.597%,邮政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加速提升态势。
邮政业高位运行
支撑网络零售高速增长
2015年,国民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一是结构升级,GDP中第三产业比重已经占到50.5%,比第二产业高了10个百分点。二是需求结构改善,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达到了60%以上。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改善。全年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6.4%,比上年提高15.4个百分点。
这其中,全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32424亿元,增长31.6%,近3倍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的增速;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的比重为10.8%。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分析称,寄递服务作为实现网络实物商品交易几乎唯一的物流支撑,对消费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按照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计算,每件快递承载着约156.9元的商品价值。”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特征中,包含着增长动力从“制造业+外贸”向“电子商务+内需”的转变,邮政、快递作为电子商务的主要支撑,实际支撑网络零售额超过3万亿元。
“在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新常态下,以电子商务、快递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将成为供给侧改革的开路先锋,与需求侧改革呼应,为经济结构调整托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认为。
CPI温和上涨
快递续写“最佳性价比”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比上年上涨1.4%。而据国家邮政局数据,2014年快递业务量为139.6亿件,业务收入为2045.4亿元,快递单价约为14.7元;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为206.7亿件,业务收入为2769.6亿元,快递单价约为13.4元——刨除国内异地、同城及国际和港澳台业务结构的变化,快递价格也可定义为持续走低。
曾在外资快递企业担任高管的圆通速递总裁相峰表示,中国快递在世界范围内“性价比最高”。
与之相对应的是快递业综合投入不断加大。2015年全国快递服务营业网点达14.5万处,新增农村地区快递服务营业网点4.5万个,新增车辆2.2万辆,全国主要城市安装智能快件箱已逾6万组,从业人员200余万。
“一面是快递企业为了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服务需求而进行巨大的投入,一面是快递低廉的价格,这种反差应引起高度重视。”魏际刚说,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市场的自主调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理性处置利益分配,快递企业要提高综合生产效率;也需要政府释放政策红利,推动行业由大做强。
“要让马儿跑得快,就要让马儿吃得饱。”曹磊说,快递服务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消费者衡量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而保证快递优质服务离不开合理的价格支撑和必要的盈利保障。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确保快递、电商等新兴业态健康发展,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