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剁手”我“跑腿”,快递带动消费版图扩张重构!
美国梅西百货的床上用品四件套、麦德龙的鲜牛奶、云南玉溪的预售褚橙……翻开近一年的网购订单记录,李心觉得“高大上”了许多。“我的网购处女作献给淘宝小店,是为了一本备考英语急需的复习资料。六五折,送书上门。虽然那会儿快递三天才到,但低价淘到书店里没买到的,就足以让我果断告别书店,爱上淘宝。”李心说。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以快递业为支撑的网络零售模式走到台前,成为新的增长点,消费热点的此消彼长,为国民经济的增长不断注入鲜活动力。“快递提速、服务升级,我的消费也跟着升级。道理很简单,就拿消费生鲜产品这事儿来说,我很放心,因为同时下单,给北京和东北老家买龙虾,几乎可以同时送达,没有区域差别,有保障。”李心说这是她对网购越来越爱的理由。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几年,从网淘服装鞋帽等商品转而热衷于品牌购、全球购的消费者比例持续增长。“中国的消费结构在升级,服务型消费、进口商品消费涨势迅猛。”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在“2015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上发表演讲时提到了这一趋势性的改变:到2020年,中国通过跨境电商进口的消费品规模将达245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消费市场。
显而易见,中国的消费层次正在发生巨大改变,而其背后则是一个不容被忽视且强有力的支点,一个连接并细分亿万消费者的巨大流量接口—快递服务。伴随生鲜、全球购等高端消费领域受到的热捧,快递企业全球网络的布局和服务产品的细分,相继浮出水面,跨境寄递、冷链运输……把“世界”送到家门口已经不再是一种奢望。
以 2015年天猫“双11”为例,3000万中国消费者购买了进口商品,产生交易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32个,与此消费需求释放相匹配的是快递服务能力供给的再次升级:菜鸟及其合作伙伴所拥有的74个跨境仓库,16条跨境专线,49家跨境电商物流合作伙伴,乃至覆盖至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快递网络。
每次消费版图的扩张重构都会给快递企业带来不一样的改变,但快递企业最终所有的目标都会指向一件事情:常态运营。为商家的全渠道输出集聚更多能力,并将能力变成消费体验,实现商品通、服务通,而这也始终是快递企业发展过程中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旨之一。
一种习以为常的购物心理
“快递让我能吃到南美洲的车厘子、阿根廷红虾,纵使漂泊在外依然能随时吃到家乡的夫妻肺片、手撕兔和凉拌菜。”四川妹子强强细数着快递给她带来的幸福生活。这不禁令记者想起“双11”过后,朋友圈里刷屏的一句话:“突然想起,我们当初学习网购的初衷竟然是为了省钱。可对着眼前的历年支付宝对账单,才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相比之下,与其相信网购是靠低价拉动的消费,倒不如相信是快递服务等综合体验迎合了消费者的“胃口”,把网购变成了替代传统购物方式的一种习惯。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国网购人数已达 3.6亿人,占人口比例近1/4,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当前网络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已超过10%,而这一比重还在不断刷新。
近两年,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服务产品日趋专业化且针对性强,“互联网+”和大数据优化了快递企业整体网络布局,以时效为首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这些都使消费者的体验得到明显改善。强强告诉记者,以前服装、配饰是她网购的主打项目,到后来家里装修很多家居用品都来自网购,再后来索性电器也上网买了。如今食品、生活用品更是都走网上交易。“像牛奶、卫生纸不用自己提回家,快递员给直接扛上楼,便捷又省时,何乐而不为。”强强说自己已经“修炼”成一名不折不扣的“剁手党”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中国网购用户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网购用户线上消费的78%是对传统线下消费的替代,超八成用户对网购体验表示满意。报告称网购正在改变人们的消费模式和习惯,七成以上用户因网购减少外出购物次数。
一次全民覆盖的成功逆袭
采访中,李心和强强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共同的变化:身在老家的父母,从一开始不相信网购到让她们在网上代买,再到如今自己动手扫货。“早几年,我在网上买东西,父母说买东西都讲究看到实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哪能看着图片就买呀。结果今年‘双11’,衣服、枸杞、智利帝王蟹……俩人的消费级别直逼‘剁手’,而且还给住在村里的爷爷快递了一些他们的‘战利品’。”李心笑道。
阿里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的“双11”上演着一场从年轻人开始,逐渐到轻熟男女、大叔御姐、中老年人群的全民接力狂欢。11月11日,00:00之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小鲜肉”非常活跃,疯狂“剁手”;进入后半夜(1:00~4:00),“小鲜肉”慢慢退出,轻熟男女热情不减,占据午夜绝对主力;早上5:00~7:00,大叔御姐接棒登台;当上班族开始工作之后,慢热的老年人在下午加入到抢购大军中(14:00~17:00)。除此之外,从性别来看,“双11”已不仅是一场女人的游戏,越来越多的男性也加入 “剁手党”,贡献度在过去3年内连续上升,2014年男性消费者占比44%,几乎占据半壁江山。
网购人群从边缘走向主流,逐步发展到全民覆盖。由此而产生的超大体量订单如何被消化?
“十二五”期间,快递和电商互动,使线上线下的衔接更加紧密,创新了体验经济和社区经济,包括逆向物流的新业态也发展起来。快递人通过不停地尝试,以互联网思维探索出智能快件箱、快递超市等设施和服务方式,改善着快递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智能快件箱5万组,格口30多万个,把取件变得像取报一样便利。在农村,“互联网 +”参加涉农电商平台建设,构建农产品的快递网络,服务直采直销。目前,整个快递网络已经覆盖了全国2/3的乡镇,广大农民和城市人一样,享受到网购的服务。而喜欢农村环保、新鲜农副产品的城里人也能更加快捷地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有数据预计2016年中国农村电商消费市场总量将突破4600亿元,随着物流和网络基础设施的普及,未来10年到20年,农村网购甚至有望超过城市。
强强告诉记者,四川老家的人们说网购确实让人省心不少,快递作为最后一个环节让他们觉得生活方便了,节省了逛街选择的时间成本。但是作为消费者,快递到底有多快?能否送货上门?服务怎么样?他们也更加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