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种下一颗“快递梦”的种子!
“双11”网购旺季让“剁手党”集体狂欢,辛苦的快递员再次引起公众瞩目。写编号、找快件、接电话……在吉林建筑大学华影校园快递服务中心,“快递小哥”应座泽显得格外忙碌,脸上带着不变的笑容。
22岁的应座泽来自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是该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大二学生。每天8∶00~18∶30,除了上课时间外,他都要到服务中心勤工俭学。近一年来,这成了应座泽的生活重心。对他而言,做好这份兼职不仅能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也让他离“快递梦”更近了一步。
· 有这样一种乐观 ·
11月13日一早,洗漱完毕的应座泽跑到食堂,一张饼、一杯豆浆就是他的早餐。午餐和晚餐吃什么?“午餐是服务中心免费提供的,晚餐一般吃学生快餐或一碗拉面。早晚餐大概花十多元钱。”操着浓重家乡口音的应座泽说,相比以前吃不上饭的日子,现在已经很幸福了,因此更加珍惜兼职快递员的工作。“上大学前体重还是两位数字,现在终于过百了。”
“我老家比较贫穷和落后,我家三口人只有一亩多水田,产不了多少粮,还要靠天吃饭。”应座泽说,父母在外地打工挣钱,给自己交完学费后,生活费经常是捉襟见肘。为此,从高中开始,他每年放暑假都会去工地干零活挣钱。
来到教学楼C区405教室,应座泽像往常一样走到第一排坐下。“我喜欢坐第一排,因为个子小啊。”其实,听课清楚才是重要原因。应座泽的踏实肯学是出了名的。每天服务中心的工作结束后,他都会到学校图书馆自习,直到闭馆铃催促他回寝室。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一两个学期,应座泽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和三等奖学金。
想起年纪不大却已苍老的父母,应座泽眼睛有点泛红。他说,一定要好好学,毕业后靠自己的本事赚钱,不再让父母那么劳累。
· 有这样一种激情 ·
9∶35,第一节课下课了。应座泽结束了当天上午仅有的一节大课,来到服务中心开始工作。
进入大学后,一位学长在得知应座泽的家庭情况后,推荐他到服务中心工作。应座泽说,这份兼职每月工资500元,每天还提供一份午餐,这待遇让自己不再为生活费犯难,“基本每顿饭都能吃上了。”
快件到达后,分类规整地摆放到货架上,对每一个快递进行序号编排,下一步就是扫码给收件同学发短信,等待取件……对应座泽来说,这些已是非常简单的工作流程,还可以帮忙指导新人。但回想起当初刚工作的时候,手忙脚乱的场景仍是记忆犹新。
“那时一片凌乱,不熟悉流程,总犯错误。比如快件摆放不规整、输错手机号码。出了错负责人并没有责备我,而是很有耐心地传授操作要点,提醒我下次注意,避免出现相同的问题。”应座泽说,工作流程慢慢地熟悉了,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方法,干起来得心应手,并且渐渐地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午休时间到了,来取件的学生络绎不绝。应座泽与其他五位“快递小哥”一样忙碌不停。但无论多忙碌,面对各种问题,应座泽都微笑着热情回答。据了解,11∶30~12∶00是每天集中取件的高峰期之一。当天送达的400多个快件,大部分都会在这个时间段被取走。半个小时下来,应座泽额头已经冒汗,“下午到站的快件,取件的高峰会出现在16∶30~17∶00之间。”他说,两个取件高峰就像两场“战役”,必须把失误率降到最低,这才对得起校园快递员的工作。
“在兼职的过程中,我不仅挣到了生活费,还学到了很多课堂和书本中没有的东西,比如实践经验以及如何与人交流。”应座泽如是说。
· 有这样一种梦想 ·
早在应座泽的高中时代,兼职就已经成为他求学路上的一种附加模式。那时,他通过帮助住在学校公寓高层的同学送水、周末在学校放电影等工作挣到生活费,“最重要是体会到帮助和服务他人是一种很美好幸福的事情。”应座泽表示,上大学后作兼职“快递小哥”,让他感受到了服务和爱心的又一种延续。
应座泽直言,在很多人看来,快递员辛苦劳累,不是一份光鲜靓丽的工作,而自己却乐此不疲,对快递员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原来,打算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好好孝顺父母。现在,我的想法改变了。目前电商和快递不断地向农村发展,‘快递下乡’也得到了政策的支持。我产生了毕业后回乡创业的想法——打通贫瘠的‘最后一公里’,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也能感受到网上购物的新奇和乐趣,体验到送货上门的方便和快捷,改变家乡相对落后的面貌。”应座泽这样憧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