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菜单 快递人人才网   注册 登陆

投件量破2亿件传递出什么信号?听速递易老总怎么说

    随着国家互联网+战略的提出,今年,智能快件箱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阿里巴巴、丰巢科技、上海富友、海尔日日顺等行业巨头纷纷加快末端布局步伐,以期在快递“最后一公里”的角逐中分一杯羹。

    对于速递易派件量突破2亿件,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人们对快件箱接受程度的加深,这一领域蕴藏的市场空间显现出来。而快件箱企业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性进展,还需要在盈利模式上进行诸多探索。

    1   年内目标5万个

    “速递易快件箱于2012年10月开始投放,当年年底正式开始计算投递量。2015年3月4日,速递易的快件量就已突破1亿件,9月7日突破2亿件。发展速度超出预期。”

    谈起速递易的发展历史,贾勇如数家珍,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梳理后发现:

    速递易从投入使用到突破1亿件,用了2年零3个月,而从投递1亿件到2亿件,仅用了半年的时间。

对此,贾勇解释说:

    速递易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智能快件箱的企业,在最初的时候,花了很大的精力去说服消费者。要在一个社区成功安装快件箱,就要协调好物业、快递公司、消费者等多方面的关系。

    而随着快递业务量的增加与末端投递方式的多元,消费者开始主动使用快件箱,所以最近一年来是使用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贾勇告诉记者,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目前,速递易已经在北上广深、成都、重庆等80个重点城市布局快件箱3.5万个。按照预定的推广计划,年内快件箱数量将达到5万个左右。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通过快件箱派送的快件量占到快递总业务量的1%。虽然相对占比不高,但这一新兴事物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快递企业、电商等相关方面的广泛关注。需求改变习惯,习惯催生市场。随着人们收件习惯的改变,快件箱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迅速回应了速递易的这一突破:9月7日、8日,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连续两天涨停。

    2   收费后件量减6成

    速递易派件量突破2亿件,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福建邮宝快件箱创始人田鑫对记者说:“这是行业的喜事,证明我们的方向没有问题,公司会坚定地走下去。”

    富友收件宝长沙区域负责人郭励辉则表示,速递易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但快件箱盈利的模式,仍是快件箱企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记者了解到,速递易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陆续开始实行收费服务。根据包裹大小,速递易收取每件0.4元~0.6元不等的派件费,消费者超过48小时不取件也须缴纳1元寄存费。尽管收取的费用并不多,但对薄利经营的基层快递网点来说,仍然压力不小。收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速递易的收入,但也流失了一部分快递客户。

    贾勇坦言,收费前每天的快件投放量大概在120万件,而收费后减少至50万件。需要提醒的是,仍有不少快件箱企业为快递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免费服务。在与这些快件箱品牌的竞争中,“先吃螃蟹”的企业需要克服更多困难。

    北京双壹快递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龚福照指出,对于快件箱企业来说,收费服务是柄双刃剑:免费,企业很难维持日常运营;收费,又须面对客户流失、竞争优势被削弱等难题。“因此,只有找到快件箱企业的盈利点,才能促使行业良性发展。”

    3  箱里箱外找金主

    对于快件箱的盈利问题,贾勇指出,“快件箱的真正盈利点在箱子之外。”速递易正循着这种思路前行。

    9月1日,速递易在成都、重庆、深圳等30个城市的APP端上线“阳澄湖邂逅速递易”活动,提出“原产地捕捞、全防伪指环、48小时鲜蟹到家”的服务理念,为速递易的终端消费者提供增值服务。

    “以前速递易更多地是为商家提供导流服务,这次我们主动出击,与阳澄湖养殖合作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源头到终端,为消费者提供一条龙服务。”贾勇表示,这次活动将为速递易以后的电商业务积累宝贵的经验。而借由大闸蟹预售活动,速递易也将因此获取更多消费数据。

    贾勇透露,活动于9月1日上线预售,9月21日统一发货,截至目前,已收到订单近2万个,且订单量增幅较大。

    记者了解到,随着社区居民多元化日常需求的增加,不少快件箱企业在拓展与洗衣、餐饮、果蔬等O2O领域的合作,在努力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服务的同时,也为拓展快件箱的盈利空间进行积极探索。

    对话友商

    “市场很大,我们还有机会”

    顺丰与菜鸟的强势介入,加剧了快递“最后一公里”的资源争夺战。在巨头的“阴影”下,还有大量中小型快件箱企业。对于行业发展前景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他们有自己的解读。

    大量需求尚未释放

    “速递易投递量破2亿件,表明消费者对快件箱这一末端投递手段的认可度在提升,市场传递出的信号是积极的。”中科创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召卫表示,巨头间的纵横捭阖,确实会给中小快件箱企业带来一些压力,但“这也并不表明我们就没有机会”。

    宋召卫表示,目前,快递业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今年7月,快递业务量就已经突破百亿件大关。预计未来3~5年,每天可能会有几百万件快件需要通过快件箱派送。

    这种规模的业务量不是一两家快件箱企业就能够承担的。而且,快件箱属于重投资产业,企业的布点速度难以赶上快递业务量的增长速度。

    因此,即便很多大型快件箱企业都在努力铺设覆盖全国的大网,中小型企业仍有充裕的发展空间。

    “目前,虽然快件箱的市场认知度有了大幅提升,但格口的使用率和转换率仍然较低。”

    宋召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在收费前,速递易的日派件量在120万件左右,按铺设3万组快件箱计算,每组快件箱的日派件量只有40件。收费后,这一数据则更不理想。

    快递业务量和快件箱派件量之间的差距表明,即便是目前已经铺设的快件箱,其使用率和格口转换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要增加快件箱的使用黏性,除了加强与快递企业和电商平台的合作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大力拓展快件箱的盈利模式。”宋召卫说。

    小而稳的发展路径

    与速递易、丰巢科技等大型快件箱企业迅速铺网布点不同,魔格智能快件箱选择了一种小而稳的发展方式。

    “快件箱前期投入高、投资回报周期长、商业模式尚未明晰,大规模快速布网对于企业的现金流是个重大考验。因此,我们选择先在一两个城市扎根,待时机成熟后再向其他城市拓展业务。”南京魔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郑伟杰说。

    登录魔格快件箱手机APP,就会看到界面有水果、零食等单品销售,而多数单品都有百余次销售记录。

    郑伟杰表示,收件人在查询物流信息及取件时,会多次与APP进行互动,在这一过程中,收件人就有可能点击或购买APP中搭载销售的单品,由此实现流量变现。

    “在南京,魔格的这一功能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收件人与APP的互动在不断增加,魔格的流量转换率也有了不小的提升。未来,我们还将在APP端增加更多生活服务功能。”而目前,魔格正在推进新一轮的发展计划,“我们已经在13个城市铺设了快件箱,待时机成熟后,将继续开发有当地特色的商业服务”。

    中科创富的近邻宝则选择深耕高校这一细分市场。

    “校园快递的业务量增长迅速,校方需要第三方机构对进入校园的大量快件进行高效、快捷的管理和派发。近邻宝在这一市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运营模式已逐步明晰。未来,我们将坚持为电商服务的发展方向,增强商品销售、推广的能力。”

    宋召卫说,“目前,快件箱的商业模式还没有定型。只要找到盈利点,建立相应的商业模式,中小快件箱企业也能实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