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来袭!校园快递“战火”重燃
秋老虎”悄然离去,天气渐起凉意,偶尔几片落叶,给京城更添几分静谧。很快,校园率先将这份静谧打破。新生报到、老生返校,快递员们忙碌地穿梭其中,校园又一次焕发活力,学生们忙着迎接新生活,快递员们忙着迎接新“战役”。
8月30日下午4点半左右,清华大学学生快递服务点已经聚集了不少同学,十个快递服务窗口几乎都有同学在排队等待。记者观察到,前来办理业务的同学以取件为主,且都是大型包裹。
服务点右侧偏门外,京东、一号店、亚马逊等企业的快件摆了一地,一部分同学正通过铁栅栏的空隙取走自己的快件。此情此景与暑期的冷冷清清形成了强烈反差。据中通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开学季才刚刚开始,业务量并不大,每天200单左右,再过几天,业务量会飙升至2000单左右。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行李先行”的现象时常发生,据圆通万柳网点快递员潘亚北介绍,他所负责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网点,每天都有大型包裹需要派送,偶尔包裹早于学生到达,潘亚北还会为学生保存包裹。
由于开学日期早晚有别,也有一部分高校还未迎来快递市场的复苏。在北京林业大学南门右侧的人行道上,仅有京东和一号店的两辆快递车,“目前送的都是留校师生的快件。林大是9月10号开学,所以现在业务量还没上来。但为了迎接学生的返校,我们在人力、车辆的配备上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一号店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
差异化服务 年轻学子的“痛点”
“2015级清华新生中,共有6名“00后”,年龄最小的新生今年5月份才刚满14周岁。更加年轻化的学生群体,有着更加独到的生活体验,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更强,对服务业的要求也更高,这些都让快递企业面临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向记者介绍到。
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针对开学季,不少快递企业找准了年轻学子的痛点,推出了一系列符合他们口味的营销活动。
据记者调查了解,顺丰在官方网站上线了高考成绩查询功能,给大学新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服务。在采访中,不少同学表示,他们在顺丰官方网站寄件时发现了这个功能,虽然查询高考成绩并不是通过该渠道,但他们还是感受到了顺丰对大一新生的重视。
北京师范大学圆通速递营业点,也在开学季推出了一些暖心活动。据网点负责人曹中希介绍,每年迎新,网点都是随机赠送一些生活用品给前来收发快件的学生,今年开学季还没到,他就已经准备好了两大箱网线,打算送给大一新生。除此之外,曹中希表示自己还会定期举行免单活动,逢年过节,只要是学生向远方的家人朋友寄快件,他一般都会给学生免单,还会附上自制的卡片。“在学校里做快递,免不了要跟学生产生情感,我对他们多关心一点,他们就会对我多信任一点”曹中希说。
除此之外,韵达河南光山县网点为当地学子提供了寄行李免单的活动,公司出资约10万元,为的就是省去学子肩扛手提的劳顿。事实上,随着人们对快递从认知、认可到依赖三个层次的不断深入,快递服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和毕业季相比,开学季并不是各大快递企业集中促销的重要节点,开学季对他们而言,更意味新奋斗的开始。比起传统大打价格战的促销方式,他们更希望通过情感的付出和细节性的服务来赢得学生群体的青睐。
合理化布局 校园快递的“难点”
不同于写字楼和住宅楼,校园派送具有业务量大、周期性强、取件时间不固定等特征,校方出于安全和规范管理等方面的考虑,一般都会对快递企业采取某种限制,拒绝快递车进校门的学校不在少数。尽管校园派送难度大、挑战多,但巨大的市场潜力还是吸引了大量企业深耕校园市场。
而,要赢得学子青睐,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学生群体日益年轻化的大背景下,满足他们“挑剔”的口味需要快递企业从多个方向入手,除了重视差异化的服务,更加重要的是合理布局校园配送资源。
据记者统计,为满足校园快递的使用,目前主要存在四种布局形式:
一是自建营业网点。在北京师范大学9号楼旁,圆通营业厅几个大字格外显眼,走上二楼,一个30平米左右的房间里,大大小小的快件整理的摆在货架上,这就是圆通在该校自建的营业网点。据曹中希介绍,该营业厅于2012年与校后勤部门合作设立,目前配备7个专职快递员,学生在网购的时候可以选择派送到门和自提两种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刊针对开学季进行,以大学生快递使用情况为主题展开的问卷调查中,有31.4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寄快件的首选是快递代理网点。除了价格、速度、安全性和服务态度等因素以外,有8.09&的受访者表示,快递企业的营业环境需要改进。可见,从提升服务品质的角度出发,“进驻”校园对快递企业而言至关重要。自建网点在人员管理,提升用户体验,保障服务时效方面都具有难以匹敌的优势,但在房租、人员成本方面,则给运营主体造成极大的负担。据曹中希介绍,他所在的网点每年的房屋租金为7万元,加上员工薪金和福利,经营成本较高。
二是与第三方商家合作。这是以整和社会资源的方式布局校园快递,主要的第三方企业包括菜鸟驿站、小麦公社和近邻宝快递柜。据小麦公社公关负责人卿溪介绍,小麦通过整合物流和标准化的库房管理,降低了快递公司配送成本和揽件成本,与小麦合作的快递公司将包裹送到小麦公社的校内分拣处,小麦公社识别、分类出自提及送货上门的包裹,自提包裹统一放到营业厅,送货上门的包裹则由麦客完成最终的配送。这种模式对快递企业而言能有效降低成本,并能保证派送时效,但管理是最大的难点。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记者发现,一旦学生对快递公司提供的服务感到不满意,快递企业很可能就永远丧失了这一个客户。有48.09%的受访者表示,若不满快递公司的服务,以后会拒绝使用该公司。这是快递企业在选择第三方企业进行合作时,务必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校内“摆摊”。主要指在校内固定区域以快递车为提货点的派送方式。该种方式多存在于学生数量少、校园空间小的高校。目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校园学子三号楼下,划定了一片区域,专供快递车停留和派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保卫处处长表示:“快递车进校内对校园环境的影响很大,我们几次尝试禁止快递车入校,但学生反对的声音较高,最后还是考虑到学生收发快件的便利性,一直没有对快递车进行限制”。
四是校外“摆摊”。目前,该形式普遍存在于全国各地的高校,北京林业大学就采用这种管理方式。不能进入校区的快递车一般会在师生密度较大的校门附近聚集,在人行道上摆满快件,等待客户前来取件。这种形式劣势明显,客户体验较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校内外摆摊的形式存在很多弊端,但这两种形式也给予了快递员跟学生更多的接触机会,根据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快递员个人的因素在年轻化的学子心中非常重要,一旦快递员与他们结成了牢固的情感纽带,那么就不愁业务量上不去。圆通万柳网点的快递员潘亚北表示,自己微信好友中有近百个是学生客户,跟他们成为朋友对自己业务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校园快递的布局形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群体对快递的使用体验,哪种布局方式更能获得学子的青睐,还要看新学期的市场反馈。而随着各种商业模式向校园市场的不断渗透,跨界合作、优势互补必将成为新一轮发展的趋势。但归根到底,只有提升服务质量,依靠长久的信誉和稳定的服务才能赢得学子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