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汇通开始洗衣了!你造吗?
随着快递业务规模迅速扩大,快递市场的价格战也越来越激烈。在盈利能力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快递企业逐渐跨界发展,包括发展电商、便利店等,例如圆通“一城一品”、顺丰“嘿客”等。在这些尝试之后,快递企业又开始向金融、“海淘”,甚至是洗衣业务发展。
虽然这些业务尚未经过实践的检验,不能论断成功与否,但我们乐于看到快递企业逐步“以快递业务为核心”,向相关领域扩展。正如顺丰速运总裁王卫所说,要趁还有资本和资源的时候“试错”,寻找规避未来风险的业务。
‘优乐洗’业务仅限于上海地区,北京等区域业务也将展开,但没有确切的时间表。”8月24日,百世汇通相关人士在接受《中国邮政快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洗衣业务已经开通了一段时间,但具体经营情况不便透露。
早在6月份,百世汇通官方微博就发出声明,要开展洗衣业务,不过并未引起太多的关注。在官方微博发出声明后,百世汇通又在快递中夹带了“优乐洗”广告。作为快递企业,百世汇通开展洗衣业务,业内对此具有大相径庭的看法。有的认为线上洗衣业务市场已定,百世汇通很难进入;有的则认为可借助洗衣业务,开拓社区配送、完善物流网络。
百世汇通洗衣业务名为“优乐洗”,与大家熟知的e袋洗、泰笛洗衣等,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优乐洗在安卓系统中为微信公众号,在苹果系统中为APP,都可以借助手机实现网上下单。
记者在“优乐洗”APP中发现,其主要业务包括短薄衣物、长厚衣物和羊绒衫,每件价格分别为8元、18元和28元,均为3件包邮,但未开展鞋袜、窗帘、床品洗涤等业务。通过对比发现,服务价格大约相当于线下洗衣的一半。
APP显示,新用户注册赠送20元优惠券。通过APP或者微信下单,就会有专业人员上门取衣,当面封装,3天送回。
“优乐洗”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优乐洗”目前仅在上海(金山、崇明除外)运营,北京等区域业务正在筹划中,但没有明确时间表。该业务是百世汇通直营业务,不接受加盟。主要经营模式是各社区快递员在揽件后,交由洗衣工厂规模化洗衣。
在推出“优乐洗”之后,百世集团已经拥有快递、快运、供应链、百世云、金融、跨境电商、社区服务等业务。
业内人士认为,在主流快递企业中,除顺丰外,百世汇通是业务种类最为齐全的公司之一,此次进军洗衣市场,是与快递、物流跨度最大的业务。而发展洗衣O2O,则是借助快递,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生态圈。
业内褒贬不一
“洗衣O2O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取、洗、送。”O2O行业分析师王利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线下洗涤相比,虽然要有较高的物流成本,但通过快递员将衣物集中,在洗衣工厂规模化洗涤,其成本是单店洗涤成本的20%左右。
王利阳表示,百世汇通发展洗衣业务的优势是有完善的配送体系。目前,洗衣O2O自建物流成本较高,第三方物流体系不够完善。“更为重要的是,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懒人经济肯定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洗衣O2O正契合了这种发展方向。”
天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文有同样看好百世汇通发展洗衣业务。他表示,百世汇通发展洗衣业务的优势是配送体系,但是劣势是“洗”这个环节。百世汇通可以通过收购洗衣工厂的模式,来尽快达到较高的洗衣水平。
O2O行业分析师黄渊普则对百世汇通发展洗衣业务持有谨慎态度。他告诉记者,洗衣O2O的物流特点是及时性需求、个性化服务。快递公司配送点支持就近取送,做到“快”比较容易,但衣物配送有别于普通商品,它要求的服务质量更高,绝大多数物流公司的低质服务无法满足。另外,快递公司有线下物流能力,但单独做O2O平台缺少线上的一环。
“目前洗衣O2O领域的格局已经初定,e袋洗和泰笛等企业领先优势明显,下一阶段是基于洗衣基础上的其他服务。”黄渊普说。
可延伸社区配送
王利阳分析说,现在有很多O2O企业倒闭了,主要原因是没有创新的盈利模式。洗衣O2O同样可能会倒闭很多企业,但是洗衣O2O方向不会改变,整个O2O市场的方向不会改变。
不过,王利阳分析,洗衣行业的利润有限,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利润已经见顶,快递行业发展洗衣业务,有较大盈利的可能性并不大。洗衣O2O基于社区配送,百世汇通在通过洗衣业务完善社区配送体系后,可以更好地发展社区配送,包括外卖、送水、超市购物等。“O2O市场越来越大,其配送市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
孙文有表示,电商发展,很大一部分是满足家庭生活需求,市场非常大,百世汇通在完善社区物流体系后,将面临巨大的市场空间。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社区配送,尤其是洗衣配送,对于服务质量要求比较高,不能压,不能折,与传统电商快递的服务有着较大的区别。同时满足两者的需求,对快递企业而言,考验也比较大。
专家观点:
“术业专攻”还是“跨界发展”?曾浩
“跨界发展”是大部分企业永恒的“冲动”,有的是认为另外一个行业更挣钱,有的是本行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有的觉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的是为了拓展业务领域而不惜“试错”……
大多数快递企业挣的是辛苦钱,很多利润率不到5%,更是期盼着“跨界发展”。
实际上,快递企业的跨界早已有之。最先是与便利店的合作,国外的FedEx、UPS、DHL大多是通过收购社区门店实现到社区的布局。国内的顺丰也逐步涉足电商,2011年6月顺丰E商圈上线,2012年5月底顺丰优选上线,再后来顺丰“嘿客”上线,发展社区便利店。其他快递企业如邮政EMS、圆通也纷纷涉足电商。
近两年,快递企业的跨界有了新特点:
一是视野更加开放,比如建设“海外仓”;
二是布局更加高端,例如发展供应链金融;
三是形式更加多样化,既有直接投资,也有合作经营,还有企业联盟等方式。
到底应该“跨界发展”还是“术业专攻”?谁也不好说。快递企业想不明白,世界500强企业也想不清楚,理论界更是对此争论不休没有定论。
有人觉得顺丰的“嘿客”是跨界失败的典型,可是谁又能肯定顺丰“嘿客”没有升级换代卷土重来的一天呢?毕竟,用2~3年的时间来判断一种商业模式的失败是不科学的。马云用了10年来证明自己商业模式的成功。在经商战场上,10年,甚至20年才知道谁能笑到最后。
“术业专攻”值得尊敬,“跨界发展”更值得鼓励。关键是跨界之前,快递企业要准备好。
一是储备人力资源。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领头人再优秀,也需要有优秀的下属执行规划。快递企业跨界之后,新的市场新的业务更需要新的管理人才和执行人才,这不是靠猎头公司挖一些“职业经理人”就能够解决的。
二是准备好钱袋子。还是以顺丰“嘿客”为例,有人说是王卫交了10亿元的学费。但很明显王卫的钱袋子准备好了,有能力交这10亿元的学费。即使顺丰“嘿客”被认为是失败,也并不会对顺丰的发展造成多大影响。换句话说,企业跨界有钱袋子不一定行,但没有钱袋子很可能不行。
三是选好跨界领域。目前快递企业的跨界,大部分在快递关联领域,充分利用原有的核心资源,比如电商领域需要配送能力、采购能力和营销能力,快递企业恰恰在配送能力方面有优势,因此快递企业跨界做电商的比较多。国际上,快递巨头UPS也是利用供应链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应收款融资、信用保险、设备租赁等供应链金融服务。选择相关联领域跨界,胜算将大大增加。
“术业专攻”对应的是专业化,“跨界发展”对应的是多元化。专业化和多元化只是表象,盈利才是根本。因为,活下来、有利润,才可以再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快递人”哦!